4月1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发起,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报》编辑部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劳动幸福·民生保障·社会公正”——第六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188比分直播:举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防疫需要,此次论坛采取线上会议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模式。线下论坛吸引了70余名上海本地代表参加现场会议,各地200余名专家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会。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对本届论坛的会议筹备和论文投稿情况进行了介绍。第六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应征论文130余篇,其中作者为副教授或副高职称及以下的论文共80余篇。经专家评审组匿名评审,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2名。为鼓励广大青年学者,论坛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青年学者优秀论文的颁奖仪式。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论坛的主旨报告阶段。188比分直播: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蒋传光教授担任主持人,他对论坛的质量不断提升和影响力持续扩大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该论坛已经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个学术品牌活动。
在大会的主旨报告上,浙江大学刘同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寇东亮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邱耕田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先后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的发言紧扣论坛主题,核心内容都是主张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浙江大学刘同舫教授在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劳动正义问题?》的报告中指明了劳动正义问题与美好生活创造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所以劳动正义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劳动及劳动正义问题是马克思学说的始源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揭示和批判、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建构和阐发都贯穿着“劳动正义”这一核心命题,在本体论的叙事逻辑下,马克思将劳动正义作为判别社会存在是否正义的本体论根基,且在更深层次的劳动本体论维度指明了劳动自由和劳动解放在实现劳动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体现的劳动正义思想充满了对诸多“正义”观念和原则的批判,包括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劳动正义理念的批驳,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正义”“经济正义”等具体形态的驳斥,并最终将批判矛头指向作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些批评聚焦于一个基本立足点,即劳动正义与人的本质发展的关系。最后,他认为,当前我们需要注意技术进步与劳动正义的关系问题,即科技创造中劳动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也是当今各个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核心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在题为《劳动人权与基本人权》的主旨报告中表明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劳动权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侵犯人权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实施的无端打压。例如,当前国际资本无中生有捏造了新疆所谓的“强迫劳动”,发动了抵制新疆棉的叫嚣。其实质是要剥夺中国人民用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通过剥夺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人权——劳动权,使新疆各族人民回归贫困而重新制造恐怖主义土壤,搞乱新疆,进而剥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的严重侵犯,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在题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重估与体系重构》的报告中指出,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混同化”“浅层化”,看不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和层次。二是“有劳动、无教育”,将劳动和实践等同于劳动教育。三是“一招鲜”“单打一”,高校劳动教育的四条途径发展不全面、不均衡。而问题产生的根源则在于我们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高,所以我们必须系统、全面地重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概括地说,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事关强国富民、事关治国理政,涉及教育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的价值评估。我们必须对劳动教育进行体系化的重建,传承与借鉴古今中外各种优秀劳动教育思想。包括: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弘扬。第二,对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观的遵循。第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模式的继承。第四,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做法的借鉴。第五,对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关照。
陕西师范大学寇东亮教授在题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三个王国”的自由思想》的发言中指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自由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20世纪中后期以来,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劳动观点遭遇持续质疑、误解甚至否定。阿伦特、哈贝马斯、鲍德里亚等把马克思劳动概念作为解构唯物史观的“突破口”,把马克思劳动概念与自由对立起来。事实上,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一个关涉人类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解放、自我实现的总体性和历史性的范畴,蕴含历史本体论、历史批判论和历史目的论意义,具有三重辩证意涵和自由意蕴。在历史本体论层面,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凸显“必然王国”的自由。在历史批判论层面,劳动作为“谋生性”活动,凸显“偶然王国”的自由。在历史目的论层面,劳动作为“生活第一需要”活动,凸显“自由王国”的自由。
中共中央党校邱耕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以美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他指出,劳动问题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劳动是人的生存方式。我们都是劳动者,我们也正在从事着劳动,学术活动也是一种劳动活动。并且,我们进行生产劳动以及研究劳动问题,也都是为了追求美好劳动,进而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表明了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从美好生活的维度看,劳动的最终价值指向就是使人们在充分地占有和展示自身本质力量的基础上享受劳动幸福。所以,理解美好劳动应该从实现美好生活的视角出发,即把美好劳动落实在客体层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主体层面愉悦和满足感的提升上。要实现美好劳动,一要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括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三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生态劳动的困境、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她认为生态劳动也是实现幸福劳动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劳动作为出发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导致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劳动成为反自然的存在,劳动的反自然性带来“公地悲剧”与环境危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劳动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要求,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生态性。生态劳动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变换,是生产和废弃的统一。当前,生态劳动的实现路径包括:第一,倡导消费伦理,为生态劳动实现提供伦理支撑。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劳动实现优化制度环境。
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在题为《民生保障与劳动幸福权的最大化实现》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民生保障应该从美好生活的角度出发,从传统的兜底民生保障转向更加深刻而广泛的以人为本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福祉,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是人民至上的应有之意。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概念,人民福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达到当前阶段的发展水平,意味着当前处于现实的美好生活,也就表明人民幸福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的财富需要积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人类社会的智慧成果,应该发挥累积效应,从而放大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劳动幸福程度。人与人之间要处于美好生活状态就必须克服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生存法则,相互帮助,共同前行,这种社会才是最具属人性质的社会。这意味着:美好社会要有基本福利保障,这是民生保障的第一个基本要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建构有更高质量和更加广泛的民生保障路径。这就是新型民生保障,它是传统保障的升级版。这种保障更符合劳动幸福权最大化实现的需要,其民生保障的公平性将会从起点相对公平(兜底)提升到劳动幸福权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也要相对公平。不过,人民福祉的最大化实现与现代性的合理限度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最大化实现意味着跟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地实现,要有合理的现代化节奏,过度、过速和不充分的现代化都是不可取的,尤其还要防止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懈怠即不主动、不愿意现代化的问题,这是劳动内生动力的缺乏,会严重损害劳动幸福的有效实现。
当日下午,参加第六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的线上线下代表分为三个分论坛展开了多视角的学术讨论。
第一分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高惠珠教授主持,专家学者以“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为主题,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思想、共享发展与社会公正、美好生活与休闲劳动、劳动与中国道路的发展,以及马克思的权利理论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学者们一致认为,劳动幸福是民生保障的核心价值,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分论坛由《青年学报》主编刘宏森教授主持,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展开研讨。涉及的问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教育思想、王阳明思想中的劳动教育启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劳动教育、日常具体劳动的道德情感养成、劳动与体育的结合等。最后,学者们形成一致意见,新形势下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要从理论层面着手,更要注重劳动实践,研究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第三分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陈胜云教授主持,专家学者以“人工智能与当代劳动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影响、数字劳动的本质、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劳动休息立法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学者们认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本质上涉及的是人性问题,所以需要新型的伦理道德建设,以使其朝着服务于人类美好生活的方向发展。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论坛不设闭幕式。各分论坛线上线下专家争先发言,学术气氛十分热烈。发言与交流讨论环节结束后,大会在各分论坛主持人的点评与总结中,完美落幕。
(供稿、摄影: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