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 | 张志丹: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行”的密码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8-10浏览次数:86

提要

强国时代党的理论建设,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亦步亦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或者某些既定说法,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批判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说出“新话”,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之硕果。

科学理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改变世界。可谓“移山可也,填海可也”。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事实上,没有硬实力,一打即垮;没有软实力,不打自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自身的先进性,归根到底在于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顺应时代客观要求、解答时代问题中创新发展理论,在承继历史、接续“老祖宗”与批判性地“兼收并蓄”当代文明和学术成果中创新发展理论。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的“结合式的创新”、守正出新是党的理论创新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站在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的伟大判断,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即“强国时代”。在强国时代,只有围绕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等重大现实问题,找准理论创新和理论建设的着力点,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行”的密码,才能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解释力和指导力。

一 坚持指导思想的坚定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极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具有重大的政治性和战略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所以,捍卫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坚定性,意义不言而喻。百年来党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强国时代,挑战风险“浪急山陡”,问题多多,实在不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试想,如果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借口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主义不定”“方向不明”,搞得五花八门、令人莫衷一是,全党全国人民就会在思想领域失去“定海神针”,可以说,牢牢坚持指导思想的坚定性是保证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行的必要前提。

二 坚持理论创新的针对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意识,直面时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愈显魅力,说到底在于它能够解疑释惑,破解百年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问题的置换而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丰富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扎根现实沃土的同时引领实践,闯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三 坚持理论发展的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决非绝缘于人类文明大道的封闭思想体系,而是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自我创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坚持理论发展批判借鉴、兼收并包的过程。毛泽东曾强调:“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除了提炼实践经验和智慧之外,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主导思想和文化根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理论旗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化中国”的过程,也是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说到底,正如列宁认为的,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生产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广泛批判、吸收和借鉴人类千百年的思想文化成果。当今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因此,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有人类视野、全球眼光,立足根本,站稳脚跟,敞开心扉,面向世界和未来,兼收并蓄、萃取精华,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与时俱进的包容精神,增强其对多元思想文化的批判力和吸收力。包容的实质是在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内核的前提下对其外围加以扩容创新,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独立性这一前提不可突破,否则,包容就是自我迷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四 坚持话语创新的鲜活性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但是,理论需要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和话语来表达才能更好地掌握群众。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试想一下,如果语言无味,意识形态即使是科学的,也是难以有吸引人的魅力的,其整合力、感召力和引领力恐怕无从谈起。话语建设是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前提。话语从根本上来说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没有独特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就会缺少动人的“面孔”。因此,“刷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之必需。话语要鲜活生动,做到与时偕行、应物而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又谈何容易?为了走出有理说不清、说清了也传不开的尴尬,需要聚焦话语创新,打造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为此,需要“左右开弓”:一方面要警惕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因此,话语出新需要防范自我迷失、随人作计;一方面要不断依托中国实践,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五 坚持理论捍卫的批判性

没有批判,就没有建构,没有破,就没有立。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保持“马克思主义行”,需要始终防范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可以说,没有思想批判,思想建设的成果也可能被消解或者冲击得七零八落。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温室中的花朵,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竞争和斗争中“百炼成钢”的。一方面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阐释,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开展学术争鸣,区分好学术问题、政治原则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六 坚持理论传播的现代性

社会在发展,传媒在变革。一则要打造强大的传播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传统传播平台和新兴传播平台不可偏废,但是新兴平台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因为人在哪里,平台就应该在哪里。为了增强意识形态的辐射力,需要在传统平台和新兴平台珠联璧合的基础上,着重建强建好新兴平台。要将革新思维、实现意识形态的“感性表达”“文化表达”为重点工作。如今,媒体传播呈现出“集成化”“社交化”“碎片化”“个性化”等新的传播特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有着革命性影响。因此,要把握传播规律,以“感性表达”“文化表达”来增强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具有亲和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必定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效能。

一言以蔽之,强国时代党的理论建设,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亦步亦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些既定说法,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批判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说出“新话”,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之硕果。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链接地址:http://www.rmlt.com.cn/2021/0810/621261.s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