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目前看,我们“大考”成绩很不错,掩卷长思,“大考”好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其发生学“密码”是什么?
实际上,这场疫情防控战,是经济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和民生保障战的交叠,疫情防控的成功,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离不开“战时辩证法”。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抓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决胜小康等各种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灵活运用辩证法,掌握战“疫”全胜的艺术。疫情防控中,我们灵活运用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树立系统、全面、全局思维,综合把握疫情防控的全局。面对当前的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应该坚持全面看、辩证看、长远看,疫情的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河东流的奔腾之势。同时,疫情防控涉及人、财、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制度、体制、机制,法治、道德、行政等社会各个方面,涉及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等各个社会群体;同时还涉及时、度、效的问题。因此,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疫情防控、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调配、各种资源要素。全面思维要兼顾抗“疫”的各方面,避免片面性的认识和决策,最大程度地保护各方面利益,激发各方面的作用和积极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防控疫情的行动力,是建立在对总体和局部、整体和细节有精准把握,对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地方和人群分类精准施策的基础上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要求“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是赢得这场严峻斗争伟大胜利的基本方向和重要遵循。
二是基于疫情防控的动态性,树立历史、前瞻和创新思维,科学预测把握疫情防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总书记的话,充分体现了树立历史、前瞻、战略和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是指尊重疫情防控的历史,以史为鉴,不但重视疫情防控的历史及其总结,而且善于对疫情防控的现实作纵深的思考,并从中引出符合规律的观点。前瞻思维是一种预见性思维,即善于预测疫情防控的未来发展趋势或可能性,以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战略思维是着眼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疫情防控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要求针对疫情防控中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突破传统观念或习惯束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抗“疫”再次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强势,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缺陷,我们要抓住战“疫”给我们的经验尤其是教训,不失时机地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三是基于疫情防控的层次性,树立“两点论”思维和“协调”思维,谋求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两点论”,即对事物或问题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分析抗“疫”形势,强调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疫情防控中,我们树立“两点论”思维和“协调”思维,努力做到:首先,坚持大局与小局结合。大局决定小局,小局影响大局,甚至决定大局。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但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集中力量力求打赢。其次,坚持一般与重点结合。抗“疫”各个层面都有一般与重点的结合问题。抗“疫”中,疫情重点地区要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其他工作服务于这个工作,其他地区则相反;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生产重点物资,全力以赴保障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重点人群防控需要。最后,坚持当下与未来结合。现在一头连着过去,一头指向未来。这场抗“疫”斗争正值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尾之年。打好“三大战役”,是硬任务,丝毫不能含糊。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打赢“三大战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遭遇一次次灾难,但从来没有屈服。无论是洪水、地震、非典、国际金融危机,还是疫情的考验,只要我们灵活运用辩证法,掌握抗“疫”的艺术,必定能够履险如夷、化危为机,取得全胜。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index/zb/wdyyqfkzjztgqdllzc/202003/t20200331_5107915.shtml